浙江工人日报专访谢需会长:为何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想结婚了
2020-04-24


      近日,杭州市民政局发布了杭州市2019年婚姻登记大数据,数据显示2019年杭州共办理婚姻登记79502对,其中结婚登记56330对,创近十年来新低。同时,杭州2019年婚姻登记大数据显示结婚年龄较去年推迟,男性平均结婚登记年龄31.6岁、女性29.7岁,与去年同期相比,分别晚了0.2岁和0.3岁。不难看出,这所有数据指向一个方向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想结婚了。


      事实上,结婚率逐年下降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,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,我国结婚率自2013年达到9.9‰的近期高点后开始逐年下降。2014年降低为9.6‰,2015年降为9‰,2016年降至8.3‰,2017年降至7.7‰,2018年中国结婚率只有7.2‰,创下2013年以来的新低。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,结婚率更是持续走低,2018年全国结婚率最低的是上海,仅有4.4‰,浙江5.9‰倒数第二,广东、北京、天津等地的结婚率也偏低。


      面对“男大当婚、女大当嫁”的主流价值观,加上焦虑又操心的父母,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适婚人群还是选择对婚姻说“不”呢?


     在知乎上,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中,不少人给出了诸如“压力太大当代年轻人无力撑起婚姻”、“代价太大婚姻是否值得”等答案。在不少网友眼中,婚房是横亘在结婚面前的一大难题,大部分85后90后认为,如果靠自己的薪资去买房,没几个是真正买得起的,没有房就没有安全感,也不想委屈了人家女孩子,“所以普通人真的是结不起婚”。


     此外,离婚率的连年攀升,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年轻人“恐婚”。有网友就表示,“人心易变,爱情易凉,而一旦离婚,此前伤筋动骨付出的代价就碎成了一地鸡毛,彩礼钱、婚宴钱、房贷车贷,都折腾不起;而作为女人,婚姻所能带来的好处更是微乎其微,特别房子车子与自己无关的,结婚生子家务活,搭上青春一耗好几年,一旦离婚,退路惨淡……”



     在浙江省婚姻家庭协会会长谢需看来,不想结婚、没有能力结婚,都是结婚率持续走低的因素,但结婚人数下降的主因,还是在于适龄结婚群体数量减少。“我国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,出生人口数量减少,出生率下降必然会导致结婚人群的减少,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。”


     同时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不少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变化。谢需说,像我们上个世纪,婚姻相当于一个物质利益结合体,女性到了一定的年龄,她觉得自己要有所依靠,一定要去选择一个伴侣。但随着时代的进步,现在年轻人择偶观以及交友方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,双方更在意三观是否一致,情绪是否一致,是否有感觉都被纳入考量。“尤其是随着女性经济地位提高以及女权意识的增强,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对婚姻有着更高的要求。”


     此外,婚龄推迟,也是当前结婚人数下降的一大因素。谢需说,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,年轻人受教育的年限增加,结婚年龄不断推迟,相当一部分到了适婚年龄的人没有结婚。杭州的2019年婚姻登记大数据显示,结婚登记人员中,文化程度主流为大学本科,达41753人,占总数37.06%;研究生学历13322人,占总数11.82%;大学专科学历25797人,占总数22.9%,超七成结婚人员学历在专科以上。


     谢需表示,结婚和生育密切相关,结婚率降低会影响人口出生率,进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,对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。社会各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,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积极的恋爱观、婚姻观和家庭观。同时,也希望社会各方共同关心关注适婚人群的婚姻问题,积极创造有利条件,让更多的适龄人群走进婚姻、建立家庭。“婚姻是自然的事情,家长们不能太焦虑了,因为你的焦虑会加剧孩子的焦虑;结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,幸不幸福只有他自己知道,合不合适也只有他自己知道,家长不要过度地干涉孩子;结婚早和晚是相对的,我们现在看结婚年龄普遍推迟了,在国际上也一样普遍推迟,结婚推迟可能是年轻人更加理性了,他不会为了结婚而结婚,他会很慎重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伴侣,一旦确认以后,婚姻可能就会很稳定。”


来源:浙江工人日报